什么的荡寇志?
俞万春的《荡寇志》。 《荡寇志》,是清代的一部长篇小说。作者俞万春,字仲华,浙江绍兴人。在道光年间曾多次参加镇压农民起义。 书共作七十回,另有结子一回。作者自称创作此书意图在于,接续七十回本的《水浒传》,说明“当年宋江并没有受招安,平方腊的话,只有被张叔夜擒拿正法一句话“。故有结子一回。表现了作者对农民革命的极端仇恨。 书中情节,主要是写退职管营提辖陈希真之女陈丽卿,被高俅养子高衙内看中,威逼求婚。陈氏父女逃出京城,投奔亲戚刘广,又结识了刘的姻家、官军将领云天彪。后陈希真与刘广暂时在猿臂寨落草,但是却勾结官军和地主武装,专与梁山作对。企图战胜梁山,以向朝廷赎罪邀功。后经云天彪引荐,被朝廷录用。并随同张叔夜擒杀梁山一百单八将,荡平了梁山,将水泊人物一一诛尽杀绝。 该书充分暴露了作者对农民起义军必欲斩尽杀绝而后快的反动立场,表现了对农民革命的极端仇恨。
思想反动、逻辑混乱的荡寇志。 《荡寇志》一名《结水浒传》。长篇小说。清代俞万春作。七十回,附结子一回。继《水浒传》之后,叙述陈希真、陈丽卿等及官军荡平梁山,并将梁山泊好汉一一诛灭的故事。表现了作者极端仇视梁山义军的思想倾向,该书逻辑混乱不堪。
荡寇志的结局和水浒不一样啊,哪个才是真的?
都不是真的,《荡寇志》和《水浒传》各有一部分接近历史——《荡寇志》中的张叔夜平灭宋江起义和《水浒传》中的被招安。历史上的宋江起义规模没有小说中的那么大,只活跃在山东、河北一带,主要头领有37人(《大宋宣和遗事》有《宋江三十六人赞》,但其中不包括宋江,所以我说是37人),后来大部分被张叔夜擒获了,但并没有像《荡寇志》那样全杀了,而是收编进政府军了,和招安有点儿区别:招安是朝廷没办法了安抚,实际上是被抓了后投降。如果要说有一个“正宗”的话,当然应该是《水浒传》,《荡寇志》只是后人的续书。
残水浒与荡寇志的区别?
《残水浒》和《荡寇志》都是与《水浒传》相关的续书,但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。 首先,从叙事模式来看,《残水浒》作为《水浒传》的续书,延续了其前半部分单线串联、小故事组合的特点,同时在小说的后半部分,其情节与正史中宋江等三十六人为张叔夜所擒的记载相呼应,展现了一种特定的历史走向。而《荡寇志》虽然也有一条主线贯穿全书,但这条主线是以陈希真父女的活动为中心,情节跌宕起伏,与《水浒传》的叙事风格有所不同。 其次,从创作背景和作者成长环境来看,《残水浒》的作者程善之生活在近代,其创作可能受到当时社会风气和学术观念的影响。而《荡寇志》的作者俞万春则生活在一个封建帝国严重危机的时期,他积极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,对《水浒传》中梁山泊受招安等内容不满,因此创作此书以抑制其影响。俞万春的父亲是一名军官,这也可能对他的创作观念产生影响。 此外,从主题和观念上来看,《残水浒》虽然对《水浒传》中的某些情节进行了改编,但基本保持了原书的主题和观念。而《荡寇志》则明显体现了尊王灭寇、维护封建统治的主旨,作者赋予天神和官军以超群的本领和智慧,同时极力丑化和污蔑农民起义英雄。 最后,从影响和接受程度来看,这两部作品在读者和研究者中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。《残水浒》作为《水浒传》的续书之一,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读者的关注,但其影响力和知名度可能相对较低。而《荡寇志》由于其独特的主题和观念,可能在一些读者中引起了争议和讨论。 总的来说,《残水浒》和《荡寇志》虽然都是与《水浒传》相关的续书,但它们在叙事模式、创作背景、主题观念以及影响接受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区别。这些区别使得这两部作品在文学史上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。
《残水浒》与《荡寇志》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。 首先,从叙事模式上看,《残水浒》作为《水浒传》的续书,继承了其部分叙事特点,但又有所创新。它接续了《水浒传》的故事线,对原有人物进行了新的描绘和命运安排。而《荡寇志》则有一条主线贯穿全书,即陈希真父女的活动,其情节跌宕起伏,自成一体。 其次,从创作背景来看,《残水浒》是中国近代学者、小说家程善之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著,与《水浒传》前七十回遥相呼应,同时又对正史中的记载进行了艺术加工。而《荡寇志》则创作于道光年间,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作者俞万春的个人视角。
两部作品在主题、叙事模式、对女性的认识、文学成就以及字数上都有所区别。 残水浒与荡寇志的区别: 作者和创作年代: 《残水浒》是由民国时期的程善之先生所著。 《荡寇志》则是清朝俞万春先生编撰的。 内容与主题: 《残水浒》承接《水浒传》七十回以后的故事,而《荡寇志》也是从《水浒传》七十回后续写。
《残水浒》和《荡寇志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两部著名的小说,它们都以水浒英雄为主要人物,但它们在内容和主旨上有很大的不同。 《残水浒》是明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小说,后来由罗贯中增订,是《水浒传》的一个版本。《水浒传》讲述了宋江、武松、林冲等一百零八位好汉聚集梁山泊,反抗腐败的官府,最终被朝廷招安的故事。它着重描绘了梁山英雄们的忠义和反抗精神,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生活。 《荡寇志》则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,讲述了宋朝名将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以及其他忠臣义士抗击金兵、平定叛乱的故事。这部小说突出了岳飞的忠诚、智慧和勇敢,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