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氏来源?
郭姓是中国姓氏之一,源自姬姓、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。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,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144位。截至2015年,当代郭姓人口达到1490余万,是中国第17大姓,占中国总人口的1.15%。郭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湖北四省,共占全国郭姓人口的39%。六省的郭姓又集中了30%。河南为郭姓第一大省,占河南总人口的2.1%。中国形成了华北、中原与东北三大郭姓聚集区。郭姓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拼音,如广东的“Kwok”等。郭姓可以追溯到夏朝,有八种传说中的起源,包括波斯、朝鲜和蒙古等。然而,大多数郭姓人都是汉族后裔。2019年,郭姓在中国大陆排名第16位。
郭氏姓氏来源?
郭姓为中文姓氏之一,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146位。郭姓来源很多,其中最主要的是来源于虢氏,出自姬姓。郭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8位的大姓,人口众多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.1%。如今,郭姓以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湖北、四川等省最多,上述五省郭姓约占全国汉族郭姓人口的46%。
郭姓的起源?
魏文帝曹丕皇后郭氏生平简介,郭皇后是怎么死的?
文德皇后郭氏(184年4月8日-235年3月14日),字女王,安平广宗(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)人。东汉末年南郡太守郭永的女儿,三国曹魏开国皇帝曹丕的皇后。武帝为魏公时,入文帝东宫。 建安二十五年(220年),文帝即王位,封为夫人(位次王后),同年魏受禅,进为贵嫔(位次皇后)。黄初三年(222年),册立为皇后。 黄初七年(226年)文帝驾崩,平原王曹叡继位,尊为皇太后。青龙三年(235年)春,在许昌逝世,时年五十岁。葬于洛阳首阳陵,谥号“文德皇后”。 暴崩之考 裴松之补注引《魏略》《汉晋春秋》载,明帝继位追究生母甄氏之死,郭太后遂以忧暴崩。甄氏临没时,将明帝托付给李夫人,后者在郭后驾崩后告诉明帝甄氏遭到谗害,尸体被发覆面,明帝令殡葬太后如当初甄氏死状。另一说说法则是明帝向郭后询问甄氏死况时,被郭后的话激怒,逼杀郭后,令殡葬如当初甄氏死状。 赵翼在《廿二史札记》中辩此非实,认为《汉晋春秋》《魏略》两则互相矛盾。案明帝即位,至郭后驾崩,将近九年,若明帝欲报怨,岂能等如此之久?则逼杀之说,当是讹传。又陈寿于《明帝纪》与《郭后传》中皆载“皇太后崩”,绝不见其被害之迹。盖甄后赐死系实事,故传书之;郭后逼杀系讹传,故传不书。 晋朝阎缵在上书呈废太子司马遹之冤时,以明帝作例,言他在文帝没后,侍奉母后甚谨,闻名于天下,至今仍受世人称赞。盖是在时间最为接近的西晋,人们普遍认为明帝善事郭后。《开元占经》里简略提及郭后之死:“三年丙寅正月太后郭氏无疾乃忽崩。”曹叡所作哀册亦有“暴罹灾殃”之句。这可能是曹叡杀郭后流言的由来之始。
郭氏在古代的地位?
郭姓,中华姓氏之一,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、多源流姓氏,主要源自姬姓、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。东周初年的虢序为郭姓肇姓始祖。 郭姓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位列第144位。截至2015年,当代郭姓的人口达到1490余万,是中国第17大姓,大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.15%。郭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(15.6%),河北(8.8%),山东(7.8%),湖北(7%)四省,共占全国郭姓人口的39%,其次分布于四川(6.9%),广东(5.5%),山西(4.7%),辽宁(4.4%),安徽(4.2%),吉林(4.1%)。六省的郭姓又集中了30%。河南为郭姓第一大省,占河南总人口的2.1%。中国形成了华北、中原与东北三大郭姓聚集区。
姓郭的始祖是谁?
第一个渊源:源于姒姓,出自夏、商时期郭支与郭崇的后代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 郭氏始祖夏王朝时期有大夫郭支,夏末商初有大夫郭崇(非后唐时期的应州骑军都校郭崇),此二人皆为郭氏之始。 在古书中记载:“禹乘二龙,郭支之御”。“上古有郭侯,夏朝的禹即有驭手郭哀。” 郭支与郭哀是中国有史籍记载的最早的郭氏人。因此,中国上古历史上建阳城(今河南登封)等古郭国的夏王朝人郭支与郭哀,都被后人认为是郭氏人的始祖。 郭氏一族显然早有两支,早在中国数千多年以前的夏、商王朝就有了。
郭姓全国排名?
当今郭姓全国排名第16位。 姓氏郭,拼音guō,2021年全国总人口计 1580 多万人,是我国最常见姓氏之一,在当今中华百家姓排名中最新名列第 16 位,位于胡姓 之后,何姓之前。 郭姓主要源自姬姓、任姓。当今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山西四省,大约占全国郭姓总人口的37.8%。河南为郭姓第一大省,大约占全国郭姓总人口的14.3%。
郭在百家姓中排第144位,郭姓,中华姓氏之一,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、多源流姓氏,主要源自姬姓、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。东周初年的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。郭姓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位列第144位。截至2015年,当代郭姓的人口达到1490余万,是中国第17大姓,大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.15%。
中国各地方郭姓是一家吗?
是。 天下郭姓是一家 郭氏源于古虢国 。 源自任姓,为黄帝后裔。黄帝与四妃嫫母生有二子:苍林、禺阳。禺阳(也作禹阳,一说为黄帝之孙颛项之少子阳),也称禺虢,受封于任,古城在今河北任邱西北,后南移山东济宁东南。任氏族也是黄帝时代12个重要氏族之一,地处东临东夷族,禺虢是任氏族的首领,任姓之祖。 禺虢的后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国,为侯伯,有郭哀,为大禹御,该郭国在今山东聊城西北一带,中山郭氏即出自古郭国。夏王御臣郭哀,其后裔夏臣郭支,是上古历史上最早的郭氏名人。商朝时,郭国降为子爵,郭支后裔商王之臣郭崇是其杰出的代表。 历经夏商周三朝,春秋时公元前670年灭于齐,子孙遂以国为氏,后裔开创中山郭氏。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刘秀皇后郭圣通,以及曹魏文帝文德皇后郭女王,其族人皆显赫于当时,皆中山郭氏之族。唐代,郭正一为中山人,出仕武则天,官至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。任姓﹑郭姓至少有4000年历史。